01 初识容器:万事开头难

你好,我是Chrono。

在课前准备里,我们使用VirtualBox/VMWare搭建了Linux虚拟机环境,有了这个基础,今天我们就开始正式的学习。

俗话说:“万事开头难”,对于Kubernetes这个庞大而陌生的领域来说更是如此,如何迈出学习的第一步非常关键,所以,今天我们先从最简单、最基本的知识入手,聊聊最流行的容器技术Docker,先搭建实验环境,再动手操作一下,进而破除它的神秘感。

Docker的诞生

现在我们都已经对Container、Kubernetes这些技术名词耳熟能详了,但你知道这一切的开端——Docker,第一次在世界上的亮相是什么样子的吗?

九年前,也就是2013年3月15日,在北美的圣克拉拉市召开了一场Python开发者社区的主题会议PyCon,研究和探讨各种Python开发技术和应用,与我们常说的“云”“PaaS”“SaaS”根本毫不相关。

在当天的会议日程快结束时,有一个“闪电演讲”(lighting talk)的小环节。其中有一位开发者,用了5分钟的时间,做了题为 “The future of Linux Containers” 的演讲,不过临近末尾因为超时而被主持人赶下了台,场面略显尴尬(你可以在这里回看这段具有历史意义的视频)。

图片

相信你一定猜到了,这个只有短短5分钟的技术演示,就是我们目前所看到的、席卷整个业界的云原生大潮的开端。正是在这段演讲里,Solomon Hykes(dotCloud公司,也就是Docker公司的创始人)首次向全世界展示了Docker技术。

5分钟的时间非常短,但演讲里却包含了几个现在已经普及,但当时却非常新奇的概念,比如容器、镜像、隔离运行进程等,信息量非常大。

PyCon2013大会之后,许多人都意识到了容器的价值和重要性,发现它能够解决困扰了云厂商多年的打包、部署、管理、运维等问题,Docker也就迅速流行起来,成为了GitHub上的明星项目。然后在几个月的时间里,Docker更是吸引了Amazon、Google、Red Hat等大公司的关注,这些公司利用自身的技术背景,纷纷在容器概念上大做文章,最终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至尊王者Kubernetes的出现。

Docker的形态

好了,下面我们就要来一个“情境再现”,在我们的Linux虚拟机上搭建一个容器运行环境,模拟一下当年Solomon Hykes初次展示Docker的场景。

当然,如今的Docker经过了九年的发展,已经远不是当初的“吴下阿蒙”了,不过最核心的那些概念和操作还是保持了一贯性,没有太大的变化。

首先,我们需要对Docker的形态有所了解。目前使用Docker基本上有两个选择:Docker DesktopDocker Engine

图片

Docker Desktop是专门针对个人使用而设计的,支持Mac和Windows快速安装,具有直观的图形界面,还集成了许多周边工具,方便易用。

不过,我个人不是太推荐使用Docker Desktop,原因有两个。第一个,它是商业产品,难免会带有Docker公司的“私人气息”,有一些自己的、非通用的东西,不利于我们后续的Kubernetes学习。第二个,它只是对个人学习免费,受条款限制不能商用,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难免会“踩到雷区”。

Docker Engine则和Docker Desktop正好相反,完全免费,但只能在Linux上运行,只能使用命令行操作,缺乏辅助工具,需要我们自己动手DIY运行环境。不过要是较起真来,它才是Docker当初的真正形态,“血脉”最纯正,也是现在各个公司在生产环境中实际使用的Docker产品,毕竟机房里99%的服务器跑的都是Linux。

所以,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里,我推荐使用Docker Engine,之后在本专栏内,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声明,Docker这个词通常指的就是Docker Engine。

Docker的安装

在课前准备里,我们已经在Linux虚拟机里安装了一些常用软件,用的是Ubuntu的包管理工具apt,所以,我们仍然可以使用同样的方式来安装Docker。

先让我们尝试输入命令 docker ,会得到“命令未找到”的提示,还有如何安装的建议:

Command 'docker' not found, but can be installed with:
sudo apt install docker.io

所以,你只需要按照系统的提示,“照葫芦画瓢”输入命令,安装 docker.io 就可以了。为了方便,你还可以使用 -y 参数来避免确认,实现自动化操作:

sudo apt install -y docker.io #安装Docker Engine

刚才说过,Docker Engine不像Docker Desktop那样可以安装后就直接使用,必须要做一些手工调整才能用起来,所以你还要在安装完毕后执行下面的两条命令:

sudo service docker start         #启动docker服务
sudo usermod -aG docker ${USER}   #当前用户加入docker组

第一个 service docker start 是启动Docker的后台服务,第二个 usermod -aG 是把当前的用户加入Docker的用户组。这是因为操作Docker必须要有root权限,而直接使用root用户不够安全,加入Docker用户组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,这也是Docker官方推荐的做法。当然,如果只是为了图省事,你也可以直接切换到root用户来操作Docker。

上面的三条命令执行完之后,我们还需要退出系统(命令 exit ),再重新登录一次,这样才能让修改用户组的命令 usermod 生效。

现在我们就可以来验证Docker是否安装成功了,使用的命令是 docker versiondocker info

docker version 会输出Docker客户端和服务器各自的版本信息:

图片

下面是我从中摘出的比较关键的版本号和系统信息。可以看到,我使用的是Docker Engine 20.10.12,系统是Linux,硬件架构是arm64,也就是Apple M1:

Client:
 Version:           20.10.12
 OS/Arch:           linux/arm64
Server:
 Engine:
  Version:          20.10.12
  OS/Arch:          linux/arm64

docker info 会显示当前Docker系统相关的信息,例如CPU、内存、容器数量、镜像数量、容器运行时、存储文件系统等等,这里我也摘录了一部分:

Server:
 Containers: 1
  Running: 0
  Paused: 0
  Stopped: 1
 Images: 8
 Server Version: 20.10.12
 Storage Driver: overlay2
  Backing Filesystem: extfs
 Cgroup Driver: systemd
 Default Runtime: runc
 Kernel Version: 5.13.0-19-generic
 Operating System: Ubuntu Jammy Jellyfish (development branch)
 OSType: linux
 Architecture: aarch64
 CPUs: 2
 Total Memory: 3.822GiB
 Docker Root Dir: /var/lib/docker

docker info 显示的这些信息,对于我们了解Docker的内部运行状态非常有用,比如在这里,你就能够看到当前有一个容器处于停止状态,有8个镜像,存储用的文件系统是overlay2,Linux内核是5.13,操作系统是Ubuntu 22.04 Jammy Jellyfish,硬件是aarch64,两个CPU,内存4G。

Docker的使用

现在,我们已经有了可用的Docker运行环境,就可以来重现9年前Solomon Hykes的那场简短的技术演示了。

首先,我们使用命令 docker ps,它会列出当前系统里运行的容器,就像我们在Linux系统里使用 ps 命令列出运行的进程一样。

注意,所有的Docker操作都是这种形式:以 docker 开始,然后是一个具体的子命令,之前的 docker versiondocker info 也遵循了这样的规则。你还可以用 help 或者 --help 来获取帮助信息,查看命令清单和更详细的说明。

因为我们刚刚安装好Docker环境,这个时候还没有运行任何容器,所以列表显然是空的。

图片

接下来,让我们尝试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命令 docker pull ,从外部的镜像仓库(Registry)拉取一个busybox镜像(image),你可以把它类比成是Ubuntu里的“apt install”下载软件包:

docker pull busybox      #拉取busybox镜像

图片

docker pull 会有一些看起来比较奇怪的输出信息,现在我们暂时不用管,后续的课程会有详细解释。

我们再执行命令 docker images ,它会列出当前Docker所存储的所有镜像:

图片

可以看到,命令会显示有一个叫busybox的镜像,镜像的ID号是一串16进制数字,大小是1.41MB。

现在,我们就要从这个镜像启动容器了,命令是 docker run ,执行 echo 输出字符串,这也正是Solomon Hykes在大会上所展示的最精彩的那部分:

docker run busybox echo hello world

这条命令会在我们的终端上,输出计算机世界最著名的语句“hello world”:

图片

然后我们再用 docker ps 命令,加上一个参数 -a ,就可以看到这个已经运行完毕的容器:

图片

以上的这些,基本上就是Solomon Hykes闪电演讲的全部内容了。

初次接触容器的你可能会感到很困惑,这些命令都做了什么?看起来并没有展示出什么特别神奇的本领啊?可能还不如直接写一个Shell脚本来得省事。

有同样感想的不止你一个,也许PyCon2013当时绝大部分的现场观众也都有这样的疑问。不要着急,我们在后续的课程再逐步讲解这其中的奥妙。

Docker的架构

这里我再稍微讲一下Docker Engine的架构,让你有个初步的印象,也为之后的学习做一个铺垫。

下面的这张图来自Docker官网(https://docs.docker.com/get-started/overview/),精准地描述了Docker Engine的内部角色和工作流程,对我们的学习研究非常有指导意义。

图片

刚才我们敲的命令行 docker 实际上是一个客户端client ,它会与Docker Engine里的后台服务Docker daemon通信,而镜像则存储在远端的仓库Registry里,客户端并不能直接访问镜像仓库。

Docker client可以通过 buildpullrun等命令向Docker daemon发送请求,而Docker daemon则是容器和镜像的“大管家”,负责从远端拉取镜像、在本地存储镜像,还有从镜像生成容器、管理容器等所有功能。

所以,在Docker Engine里,真正干活的其实是默默运行在后台的Docker daemon,而我们实际操作的命令行工具“docker”只是个“传声筒”的角色。

Docker官方还提供一个“hello-world”示例,可以为你展示Docker client到Docker daemon再到Registry的详细工作流程,你只需要执行这样一个命令:

docker run hello-world

它会先检查本地镜像,如果没有就从远程仓库拉取,再运行容器,最后输出运行信息:

图片

小结

好了,今天我们初步了解了容器技术,再简单小结一下主要的内容:

  1. 容器技术起源于Docker,它目前有两个产品:Docker Desktop和Docker Engine,我们的课程里推荐使用免费的Docker Engine,它可以在Ubuntu系统里直接用apt命令安装。
  2. Docker Engine需要使用命令行操作,主命令是 docker,后面再接各种子命令。
  3. 查看Docker的基本信息的命令是 docker versiondocker info ,其他常用的命令有 docker psdocker pulldocker imagesdocker run
  4. Docker Engine是典型的客户端/服务器(C/S)架构,命令行工具Docker直接面对用户,后面的Docker daemon和Registry协作完成各种功能。

课下作业

最后是课下作业时间,给你留两个思考题:

  1. 学完了这节课,你对容器技术和Docker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感受?
  2. Docker Engine为什么要设计成客户端/服务器(C/S)架构?它有什么样的好处?

欢迎在留言区发言参与讨论,如果觉得有收获,也欢迎你转发给身边的朋友一起学习。我们下节课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