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1 pdb & cProfile:调试和性能分析的法宝

你好,我是景霄。

在实际生产环境中,对代码进行调试和性能分析,是一个永远都逃不开的话题。调试和性能分析的主要场景,通常有这么三个:

  • 一是代码本身有问题,需要我们找到root cause并修复;
  • 二是代码效率有问题,比如过度浪费资源,增加latency,因此需要我们debug;
  • 三是在开发新的feature时,一般都需要测试。

在遇到这些场景时,究竟应该使用哪些工具,如何正确的使用这些工具,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步骤等等,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讨论的话题。

用pdb进行代码调试

pdb的必要性

首先,我们来看代码的调试。也许不少人会有疑问:代码调试?说白了不就是在程序中使用print()语句吗?

没错,在程序中相应的地方打印,的确是调试程序的一个常用手段,但这只适用于小型程序。因为你每次都得重新运行整个程序,或是一个完整的功能模块,才能看到打印出来的变量值。如果程序不大,每次运行都非常快,那么使用print(),的确是很方便的。

但是,如果我们面对的是大型程序,运行一次的调试成本很高。特别是对于一些tricky的例子来说,它们通常需要反复运行调试、追溯上下文代码,才能找到错误根源。这种情况下,仅仅依赖打印的效率自然就很低了。

我们可以想象下面这个场景。比如你最常使用的极客时间App,最近出现了一个bug,部分用户无法登陆。于是,后端工程师们开始debug。

他们怀疑错误的代码逻辑在某几个函数中,如果使用print()语句debug,很可能出现的场景是,工程师们在他们认为的10个最可能出现bug的地方,都使用print()语句,然后运行整个功能块代码(从启动到运行花了5min),看打印出来的结果值,是不是和预期相符。

如果结果值和预期相符,并能直接找到错误根源,显然是最好的。但实际情况往往是,

  • 要么与预期并不相符,需要重复以上步骤,继续debug;
  • 要么虽说与预期相符,但前面的操作只是缩小了错误代码的范围,所以仍得继续添加print()语句,再一次运行相应的代码模块(又要5min),进行debug。

你可以看到,这样的效率就很低下了。哪怕只是遇到稍微复杂一点的case,两、三个工程师一下午的时间可能就没了。

可能又有人会说,现在很多的IDE不都有内置的debug工具吗?

这话说的也没错。比如我们常用的Pycharm,可以很方便地在程序中设置断点。这样程序只要运行到断点处,便会自动停下,你就可以轻松查看环境中各个变量的值,并且可以执行相应的语句,大大提高了调试的效率。

看到这里,你不禁会问,既然问题都解决了,那为什么还要学习pdb呢?其实在很多大公司,产品的创造与迭代,往往需要很多编程语言的支持;并且,公司内部也会开发很多自己的接口,尝试把尽可能多的语言给结合起来。

这就使得,很多情况下,单一语言的IDE,对混合代码并不支持UI形式的断点调试功能,或是只对某些功能模块支持。另外,考虑到不少代码已经挪到了类似Jupyter的Notebook中,往往就要求开发者使用命令行的形式,来对代码进行调试。

而Python的pdb,正是其自带的一个调试库。它为Python程序提供了交互式的源代码调试功能,是命令行版本的IDE断点调试器,完美地解决了我们刚刚讨论的这个问题。

如何使用pdb

了解了pdb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后,接下来,我们就一起来看看,pdb在Python中到底应该如何使用。

首先,要启动pdb调试,我们只需要在程序中,加入“import pdb”“pdb.set_trace()”这两行代码就行了,比如下面这个简单的例子:

a = 1
b = 2
import pdb
pdb.set_trace()
c = 3
print(a + b + c)

当我们运行这个程序时时,它的输出界面是下面这样的,表示程序已经运行到了“pdb.set_trace()”这行,并且暂停了下来,等待用户输入。

> /Users/jingxiao/test.py(5)<module>()
-> c = 3

这时,我们就可以执行,在IDE断点调试器中可以执行的一切操作,比如打印,语法是"p <expression>"

(pdb) p a
1
(pdb) p b
2

你可以看到,我打印的是a和b的值,分别为1和2,与预期相符。为什么不打印c呢?显然,打印c会抛出异常,因为程序目前只运行了前面几行,此时的变量c还没有被定义:

(pdb) p c
*** NameError: name 'c' is not defined

除了打印,常见的操作还有“n”,表示继续执行代码到下一行,用法如下:

(pdb) n
-> print(a + b + c)

而命令”l“,则表示列举出当前代码行上下的11行源代码,方便开发者熟悉当前断点周围的代码状态:

(pdb) l
  1  	a = 1
  2  	b = 2
  3  	import pdb
  4  	pdb.set_trace()
  5  ->	c = 3
  6  	print(a + b + c)

命令“s“,就是 step into 的意思,即进入相对应的代码内部。这时,命令行中会显示”--Call--“的字样,当你执行完内部的代码块后,命令行中则会出现”--Return--“的字样。

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子:

def func():
    print('enter func()')

a = 1
b = 2
import pdb
pdb.set_trace()
func()
c = 3
print(a + b + c)

# pdb
> /Users/jingxiao/test.py(9)<module>()
-> func()
(pdb) s
--Call--
> /Users/jingxiao/test.py(1)func()
-> def func():
(Pdb) l
  1  ->	def func():
  2  		print('enter func()')
  3
  4
  5  	a = 1
  6  	b = 2
  7  	import pdb
  8  	pdb.set_trace()
  9  	func()
 10  	c = 3
 11  	print(a + b + c)

(Pdb) n
> /Users/jingxiao/test.py(2)func()
-> print('enter func()')
(Pdb) n
enter func()
--Return--
> /Users/jingxiao/test.py(2)func()->None
-> print('enter func()')

(Pdb) n
> /Users/jingxiao/test.py(10)<module>()
-> c = 3

这里,我们使用命令”s“进入了函数func()的内部,显示”--Call--“;而当我们执行完函数func()内部语句并跳出后,显示”--Return--“

另外,

  • 与之相对应的命令”r“,表示step out,即继续执行,直到当前的函数完成返回。
  • 命令”b [ ([filename:]lineno | function) [, condition] ]“可以用来设置断点。比方说,我想要在代码中的第10行,再加一个断点,那么在pdb模式下输入”b 11“即可。
  • ”c“则表示一直执行程序,直到遇到下一个断点。

当然,除了这些常用命令,还有许多其他的命令可以使用,这里我就不在一一赘述了。你可以参考对应的官方文档(https://docs.python.org/3/library/pdb.html#module-pdb),来熟悉这些用法。

用cProfile进行性能分析

关于调试的内容,我主要先讲这么多。事实上,除了要对程序进行调试,性能分析也是每个开发者的必备技能。

日常工作中,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:在线上,我发现产品的某个功能模块效率低下,延迟(latency)高,占用的资源多,但却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。

这时,对代码进行profile就显得异常重要了。

这里所谓的profile,是指对代码的每个部分进行动态的分析,比如准确计算出每个模块消耗的时间等。这样你就可以知道程序的瓶颈所在,从而对其进行修正或优化。当然,这并不需要你花费特别大的力气,在Python中,这些需求用cProfile就可以实现。

举个例子,比如我想计算斐波拉契数列,运用递归思想,我们很容易就能写出下面这样的代码:

def fib(n):
    if n == 0:
        return 0
    elif n == 1:
        return 1
    else:
        return fib(n-1) + fib(n-2)

def fib_seq(n):
    res = []
    if n > 0:
        res.extend(fib_seq(n-1))
    res.append(fib(n))
    return res

fib_seq(30)

接下来,我想要测试一下这段代码总的效率以及各个部分的效率。那么,我就只需在开头导入cProfile这个模块,并且在最后运行cProfile.run()就可以了:

import cProfile
# def fib(n)
# def fib_seq(n):
cProfile.run('fib_seq(30)')

或者更简单一些,直接在运行脚本的命令中,加入选项“-m cProfile”也很方便:

python3 -m cProfile xxx.py

运行完毕后,我们可以看到下面这个输出界面:

这里有一些参数你可能比较陌生,我来简单介绍一下:

  • ncalls,是指相应代码/函数被调用的次数;
  • tottime,是指对应代码/函数总共执行所需要的时间(注意,并不包括它调用的其他代码/函数的执行时间);
  • tottime percall,就是上述两者相除的结果,也就是tottime / ncalls
  • cumtime,则是指对应代码/函数总共执行所需要的时间,这里包括了它调用的其他代码/函数的执行时间;
  • cumtime percall,则是cumtime和ncalls相除的平均结果。

了解这些参数后,再来看这张图。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,这段程序执行效率的瓶颈,在于第二行的函数fib(),它被调用了700多万次。

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改进呢?答案是肯定的。通过观察,我们发现,程序中有很多对fib()的调用,其实是重复的,那我们就可以用字典来保存计算过的结果,防止重复。改进后的代码如下所示:

def memoize(f):
    memo = {}
    def helper(x):
        if x not in memo: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memo[x] = f(x)
        return memo[x]
    return helper

@memoize
def fib(n):
    if n == 0:
        return 0
    elif n == 1:
        return 1
    else:
        return fib(n-1) + fib(n-2)


def fib_seq(n):
    res = []
    if n > 0:
        res.extend(fib_seq(n-1))
    res.append(fib(n))
    return res

fib_seq(30)

这时,我们再对其进行profile,你就会得到新的输出结果,很明显,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。

这个简单的例子,便是cProfile的基本用法,也是我今天想讲的重点。当然,cProfile还有很多其他功能,还可以结合stats类来使用,你可以阅读相应的 官方文档 来了解。

总结

这节课,我们一起学习了Python中常用的调试工具pdb,和经典的性能分析工具cProfile。pdb为Python程序提供了一种通用的、交互式的高效率调试方案;而cProfile则是为开发者提供了每个代码块执行效率的详细分析,有助于我们对程序的优化与提高。

关于它们的更多用法,你可以通过它们的官方文档进行实践,都不太难,熟能生巧。

思考题

最后,留一个开放性的交流问题。你在平时的工作中,常用的调试和性能分析工具是什么呢?有发现什么独到的使用技巧吗?你曾用到过pdb、cProfile或是其他相似的工具吗?

欢迎在下方留言与我讨论,也欢迎你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。我们一起交流,一起进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