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收到Google相关通知,网站将会择期关闭。相关通知内容

09 索引组织表:万物皆索引

上一讲,我已经带你了解了 B+ 树索引的基本概念,以及 MySQL 中怎么对 B+ 树索引进行基本的管理。为了让你进一步深入了解 MySQL 的 B+ 树索引的具体使用,这一讲我想和你聊一聊 MySQL InnoDB 存储引擎的索引结构。

InnoDB 存储引擎是 MySQL 数据库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引擎,在海量大并发的 OLTP 业务中,InnoDB 必选。它在数据存储方面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:索引组织表(Index Organized Table)。

接下来我就带你了解最为核心的概念:索引组织表。希望你学完今天的内容之后能理解 MySQL 是怎么存储数据和索引对象的。

索引组织表

数据存储有堆表和索引组织表两种方式。

堆表中的数据无序存放, 数据的排序完全依赖于索引(Oracle、Microsoft SQL Server、PostgreSQL 早期默认支持的数据存储都是堆表结构)。

1.png

从图中你能看到,堆表的组织结构中,数据和索引分开存储。索引是排序后的数据,而堆表中的数据是无序的,索引的叶子节点存放了数据在堆表中的地址,当堆表的数据发生改变,且位置发生了变更,所有索引中的地址都要更新,这非常影响性能,特别是对于 OLTP 业务。

而索引组织表,数据根据主键排序存放在索引中,主键索引也叫聚集索引(Clustered Index)。在索引组织表中,数据即索引,索引即数据。

MySQL InnoDB 存储引擎就是这样的数据组织方式;Oracle、Microsoft SQL Server 后期也推出了支持索引组织表的存储方式。

但是,PostgreSQL 数据库因为只支持堆表存储,不适合 OLTP 的访问特性,虽然它后期对堆表有一定的优化,但本质是通过空间换时间,对海量并发的 OLTP 业务支持依然存在局限性。

回看 08 讲中的 User 表,其就是索引组织表的方式:

2.png

表 User 的主键是 id,所以表中的数据根据 id 排序存储,叶子节点存放了表中完整的记录,可以看到表中的数据存放在索引中,即表就是索引,索引就是表。

在了解完 MySQL InnoDB 的主键索引存储方式之后,接下来我们继续了解二级索引。

二级索引

InnoDB 存储引擎的数据是根据主键索引排序存储的,除了主键索引外,其他的索引都称之为二级索引(Secondeary Index), 或非聚集索引(None Clustered Index)。

二级索引也是一颗 B+ 树索引,但它和主键索引不同的是叶子节点存放的是索引键值、主键值。对于 08 讲创建的表 User,假设在列 name 上还创建了索引 idx_name,该索引就是二级索引:

CREATE TABLE User (

    id BIGINT AUTO_INCREMENT,

    name VARCHAR(128) NOT NULL,

    sex CHAR(6) NOT NULL,

    registerDate DATETIME NOT NULL,

    ...

    PRIMARY KEY(id), -- 主键索引

    KEY idx_name(name) -- 二级索引

)

如果用户通过列 name 进行查询,比如下面的 SQL:

SELECT * FROM User WHERE name = 'David',

通过二级索引 idx_name 只能定位主键值,需要额外再通过主键索引进行查询,才能得到最终的结果。这种“二级索引通过主键索引进行再一次查询”的操作叫作“回表”,你可以通过下图理解二级索引的查询:

3.png

索引组织表这样的二级索引设计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:若记录发生了修改,则其他索引无须进行维护,除非记录的主键发生了修改。

与堆表的索引实现对比着看,你会发现索引组织表在存在大量变更的场景下,性能优势会非常明显,因为大部分情况下都不需要维护其他二级索引。

前面我强调“索引组织表,数据即索引,索引即数据”。那么为了便于理解二级索引,你可以将二级索引按照一张表来进行理解,比如索引 idx_name 可以理解成一张表,如下所示:

CREATE TABLE idx_name (

    name VARCHAR(128) NOT NULL,

    id BIGINT NOT NULL,

    PRIAMRY KEY(name,id)

)

根据 name 进行查询的 SQL 可以理解为拆分成了两个步骤:

SELECT id FROM idx_name WHERE name = ?

SELECT * FROM User WHERE id = _id; -- 回表

当插入数据时,你可以理解为对主键索引表、二级索引表进行了一个事务操作,要么都成功,要么都不成功:

START TRANSATION;

INSERT INTO User VALUES (...) -- 主键索引

INSERT INTO idx_name VALUES (...) -- 二级索引

COMMIT;

当然,对于索引,还可以加入唯一的约束,具有唯一约束的索引称之为唯一索引,也是二级索引。

对于表 User,列 name 应该具有唯一约束,因为通常用户注册通常要求昵称唯一,所以表User 定义更新为:

CREATE TABLE User (

    id BIGINT AUTO_INCREMENT,

    name VARCHAR(128) NOT NULL,

    sex CHAR(6) NOT NULL,

    registerDate DATETIME NOT NULL,

    ...

    PRIMARY KEY(id), -- 主键索引

    UNIQUE KEY idx_name(name) -- 二级索引

)

那么对于唯一索引又该如何理解为表呢? 其实我们可以将约束理解成一张表或一个索引,故唯一索引 idx_name 应该理解为:

CREATE TABLE idx_name (

    name VARCHAR(128) NOT NULL,

    id BIGINT NOT NULL,

    PRIAMRY KEY(name,id)

) -- 二级索引

CREATE TABLE check_idx_name (

    name VARCHAR(128),

    PRIMARY KEY(name),

) -- 唯一约束

讲到这儿,你应该理解了吧?在索引组织表中,万物皆索引,索引就是数据,数据就是索引

最后,为了加深你对于索引组织表的理解,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堆表的实现。

堆表中的索引都是二级索引,哪怕是主键索引也是二级索引,也就是说它没有聚集索引,每次索引查询都要回表。同时,堆表中的记录全部存放在数据文件中,并且无序存放,这对互联网海量并发的 OLTP 业务来说,堆表的实现的确“过时”了。

以上就是二级索引的内容。

有的同学会提问:感觉二级索引与主键索引并没有太大的差别,所以为了进一步理解二级索引的开销,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二级索引的性能评估。

希望学完这部分内容之后,你能明白,为什么通常二级索引会比主键索引慢一些

二级索引的性能评估

主键在设计时可以选择比较顺序的方式,比如自增整型,自增的 UUID 等,所以主键索引的排序效率和插入性能相对较高。二级索引就不一样了,它可能是比较顺序插入,也可能是完全随机的插入,具体如何呢?来看一下比较接近业务的表 User:

CREATE TABLE User (

    id  BINARY(16) NOT NULL,

    name VARCHAR(255) NOT NULL,

    sex CHAR(1) NOT NULL,

    password VARCHAR(1024) NOT NULL,

    money BIG INT NOT NULL DEFAULT 0,

    register_date DATETIME(6) NOT NULL DEFAULT CURRENT_TIMESTAMP(6),

    last_modify_date DATETIME(6) NOT NULL DEFAULT CURRENT_TIMESTAMP(6) ON UPDATE CURRENT_TIMESTAMP(6),

    uuid CHAR(36) AS (BIN_TO_UUID(id)),

    CHECK (sex = 'M' OR sex = 'F'),

    CHECK (IS_UUID(UUID)),

    PRIMARY KEY(id),

    UNIQUE KEY idx_name(name),

    KEY idx_register_date(register_date),

    KEY idx_last_modify_date(last_modify_date)

);

可以看到,表 User 有三个二级索引 idx_name、idx_register_date、idx_last_modify_date。

通常业务是无法要求用户注册的昵称是顺序的,所以索引 idx_name 的插入是随机的, 性能开销相对较大;另外用户昵称通常可更新,但业务为了性能考虑,可以限制单个用户每天、甚至是每年昵称更新的次数,比如每天更新一次,每年更新三次。

而用户注册时间是比较顺序的,所以索引 idx_register_date 的性能开销相对较小, 另外用户注册时间一旦插入后也不会更新,只是用于标识一个注册时间。

而关于 idx_last_modify_date , 我在 03 讲就强调过,在真实业务的表结构设计中,你必须对每个核心业务表创建一个列 last_modify_date,标识每条记录的修改时间。

这时索引 idx_last_modify_date 的插入和 idx_register_date 类似,是比较顺序的,但不同的是,索引 idx_last_modify_date 会存在比较频繁的更新操作,比如用户消费导致余额修改、money 字段更新,这会导致二级索引的更新。

由于每个二级索引都包含了主键值,查询通过主键值进行回表,所以在设计表结构时让主键值尽可能的紧凑,为的就是能提升二级索引的性能,我在 05 讲推荐过 16 字节顺序 UUID 的列设计,这是性能和存储的最佳实践

除此之外,在实际核心业务中,开发同学还有很大可能会设计带有业务属性的主键,但请牢记以下两点设计原则:

  • 要比较顺序,对聚集索引性能友好;
  • 尽可能紧凑,对二级索引的性能和存储友好;

函数索引

到目前为止,我们的索引都是创建在列上,从 MySQL 5.7 版本开始,MySQL 就开始支持创建函数索引 (即索引键是一个函数表达式)。 函数索引有两大用处:

  • 优化业务 SQL 性能;
  • 配合虚拟列(Generated Column)。

先来看第一个好处,优化业务 SQL 性能。

我们知道,不是每个开发人员都能比较深入地了解索引的原理,有时他们的表结构设计和编写 SQL 语句会存在“错误”,比如对于上面的表 User,要查询 2021 年1 月注册的用户,有些开发同学会错误地写成如下所示的 SQL:

SELECT * FROM User 

WHERE DATE_FORMAT(register_date,'%Y-%m') = '2021-01'

或许开发同学认为在 register_date 创建了索引,所以所有的 SQL 都可以使用该索引。但索引的本质是排序, 索引 idx_register_date 只对 register_date 的数据排序,又没有对DATE_FORMAT(register_date) 排序,因此上述 SQL 无法使用二级索引idx_register_date。

数据库规范要求查询条件中函数写在等式右边,而不能写在左边,就是这个原因。

我们通过命令 EXPLAIN 查看上述 SQL 的执行计划,会更为直观地发现索引 idx_register_date没有被使用到:

EXPLAIN SELECT * FROM User

WHERE DATE_FORMAT(register_date,'%Y-%m') = '2021-01'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1. row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           id: 1

  select_type: SIMPLE

        table: User

   partitions: NULL

         type: ALL

possible_keys: NULL

          key: NULL

      key_len: NULL

          ref: NULL

         rows: 1

     filtered: 100.00

        Extra: Using where

上述需求正确的 SQL 写法应该是,其中变化在第 2 行,主要将函数 DATE_FORMAT 插接为了一个范围查询:

EXPLAIN SELECT * FROM User

WHERE register_date > '2021-01-01' 

AND register_date < '2021-02-01'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1. row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           id: 1

  select_type: SIMPLE

        table: User

   partitions: NULL

         type: range

possible_keys: idx_register_date

          key: idx_register_date

      key_len: 8

          ref: NULL

         rows: 1

     filtered: 100.00

        Extra: Using index condition

如果线上业务真的没有按正确的 SQL 编写,那么可能造成数据库存在很多慢查询 SQL,导致业务缓慢甚至发生雪崩的场景。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,可以使用函数索引, 创建一个DATE_FORMAT(register_date) 的索引,这样就能利用排序数据快速定位了:

ALTER TABLE User 

ADD INDEX 

idx_func_register_date((DATE_FORMAT(register_date,'%Y-%m')));

接着用命令 EXPLAIN 查看执行计划,就会发现 SQL 可以使用到新建的索引idx_func_register_date:

EXPLAIN SELECT * FROM User 

WHERE DATE_FORMAT(register_date,'%Y-%m') = '2021-01'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1. row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           id: 1

  select_type: SIMPLE

        table: User

   partitions: NULL

         type: ref

possible_keys: idx_func_register_date

          key: idx_func_register_date

      key_len: 31

          ref: const

         rows: 1

     filtered: 100.00

        Extra: NULL

上述创建的函数索引可以解决业务线上的燃眉之急,但强烈建议业务开发同学在下一个版本中优化 SQL,否则这会导致对同一份数据做了两份索引,索引需要排序,排序多了就会影响性能。

函数索引第二大用处是结合虚拟列使用。

在前面的 JSON 小节中,我们已经创建了表 UserLogin:

CREATE TABLE UserLogin (

    userId BIGINT,

    loginInfo JSON,

    cellphone VARCHAR(255) AS (loginInfo->>"$.cellphone"),

    PRIMARY KEY(userId),

    UNIQUE KEY idx_cellphone(cellphone)

);

其中的列 cellphone 就是一个虚拟列,它是由后面的函数表达式计算而成,本身这个列不占用任何的存储空间,而索引 idx_cellphone 实质是一个函数索引。这样做得好处是在写 SQL 时可以直接使用这个虚拟列,而不用写冗长的函数:

-- 不用虚拟列

SELECT  *  FROM UserLogin

WHERE loginInfo->>"$.cellphone" = '13918888888'

-- 使用虚拟列

SELECT  *  FROM UserLogin 

WHERE cellphone = '13918888888'

对于爬虫类的业务,我们会从网上先爬取很多数据,其中有些是我们关心的数据,有些是不关心的数据。通过虚拟列技术,可以展示我们想要的那部分数据,再通过虚拟列上创建索引,就是对爬取的数据进行快速的访问和搜索。

总结

这一讲,我们对上一节索引的部分做了更为深入的介绍,你应该了解到MySQL InnoDB 存储引擎是索引组织表,以及索引组织表和堆表之间的区别。 总结来看:

  • 索引组织表主键是聚集索引,索引的叶子节点存放表中一整行完整记录;
  • 除主键索引外的索引都是二级索引,索引的叶子节点存放的是(索引键值,主键值);
  • 由于二级索引不存放完整记录,因此需要通过主键值再进行一次回表才能定位到完整数据;
  • 索引组织表对比堆表,在海量并发的OLTP业务中能有更好的性能表现;
  • 每种不同数据,对二级索引的性能开销影响是不一样的;
  • 有时通过函数索引可以快速解决线上SQL的性能问题;
  • 虚拟列不占用实际存储空间,在虚拟列上创建索引本质就是函数索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