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收到Google相关通知,网站将会择期关闭。相关通知内容

成事:技术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情怀化

你好,我是叶芊。-  - 从今天开始,“高手锦囊”板块的5场专题研讨即将展开,我们会从毕玄的具体工作经历出发,在“个人成事、方向选择、团队带领、做事文化、架构修炼”这5个方面,希望能总结出可供借鉴的分析思路和实操方法。-  - 毕竟对于这样一位技术敏感度如此之高的大佬,仿佛总是能提前站在下一个技术风口上,他是如何分析技术方向的,又是如何在一次次技术浪潮中求得自己和团队发展的,如果能总结出这种方法论,相信对你一定有很大帮助。-  - 今天我们先来对HSF做复盘,毕竟第一次总是印象深刻,对于第一个真正自己从0做的访问量巨大且核心的系统,又出了大故障,他总结了哪些成事方法呢?

 - 极客时间:复盘一下你进淘宝做HSF的过程,这是你做的第一个专业性要求高的系统,之前所有人都讲做一个网站,访问量从 200 万到1 个亿是不一样的,但没有人知道到底哪里不一样。经历过上线故障之后,你觉得大量级的系统到底是什么不一样?

毕玄:这一次之后我就懂了,量级其实不重要,重要的是要求。一个要求非常高的系统跟其他系统的差别是什么。

要求非常高的系统,核心是对整个系统的所有环节,你都要非常非常清楚。因为这是概率问题,你以前可能认为十万分之一的问题不会出现,但在一个大型系统里,它是必然会出现的。所以写一个小系统是容易的,写一个超大系统因为所有的概率问题都会爆发,对工程师的要求就变得非常非常高。

以前流行一篇文章,你在浏览器敲了一个回车发生了什么?这个问题其实挑战很大,说实话,到现在也没有多少人能非常好地回答出这个问题,因为背后有非常多链条。

你必须非常清楚你负责的那个部分从头到尾所有代码的细节,后来阿里对基础工程类的人都有这个要求,不能说我用了一个三方开源的东西,它出了故障,所以问题是它的,那当然不是,对我们来讲,都是你的故障。

在这个阶段,对工程师的要求已经完全不一样了,不是说你写完一个功能就拉倒,是你要能把代码维持着,这个挑战就非常非常大了。

极客时间:维持代码的成本,在开发之初也要考虑清楚。

毕玄:对。一个要在生产环境跑很多年的系统,未来怎么可持续地发展,在设计阶段是非常重要的。如果你做一个系统,面对1个用户和面对1000万个用户,只跑一个星期和可能要跑10年,都有很大差别的。这就是我最后交付的成本。

硬件也是一样,软硬件其实最终体现就是价格。我们看硬件,有些保修期很短,有些很长,有些寿命很长,有些寿命很短,决定了它背后的选择是差别很大的。当然,软件可能还做不到像硬件一样这么直接的映射,但差不多也是这个概念。

极客时间:所以为了保障对代码的掌握程度,大厂一般都自己写?

毕玄:如果过多用别人的东西,你是很难清楚掌握的,最好全部自己写,在出问题的关键时候,你可以迅速反应。当然你也不可能说一切都自己写,肯定会用到一些开源,所以我们会要求,你如果用任何开源的东西,对这个东西的所有代码也必须非常清楚,否则,在大规模系统里你一定会栽跟头。所以对大规模系统来讲,技术选型是很不一样的,包括对团队的要求也是。

很多开源的东西,大家觉得外面很火,阿里为什么不引入?其实很简单,引入进来,阿里又没有一个专业的团队来维护,那最好不要引入,你还不如自己写算了。这样代价肯定是也有,但对公司来讲可以接受。这个就是认知。

图片


 

极客时间:我们继续一个系统的技术要求这个话题聊,如果说量级不是核心重要的,那对开发者来说,是什么导致了系统的高要求?

毕玄:其实本质是业务,你看现在的几个网站,业务要求的差别非常大,也奠定了他们背后技术难题的差别非常大,我后来接触了一些要求更高的公司对这一点的感受更强烈。

淘宝你说以前要求高,当然也高,但是说实话还没那么高,因为淘宝出完一个故障,如果几分钟后能恢复,交易量是能恢复的,会冲高然后恢复。所以淘宝说实话出一次故障也就这样,能发生什么?所以出了再处理是可以的,如果还能快速处理,大家就觉得你很牛了。

但像饿了么这种外卖公司,很大的挑战是他的系统在11点12点的时候不能出故障,关键是不能出,压根不能,这就不一样了,跟我们出之后再弥补差很多。

极客时间:因为外卖的业务竞争太激烈了?

毕玄:对,很简单你想,我饿了么跟美团打的这么辛苦,可能因为你们技术团队11点出一次故障,业务份额瞬间就变了,那还怎么玩,因为用户一定要点外卖,饿了么不能点,就会去美团点。包括当年滴滴跟快的的战争,快的背后是我们,当时我去快的呆了一段时间,处理各种问题,也是为了能让它更稳定,腾讯也派了大量工程师去滴滴。

这个时候技术真的是关键,因为谁稳定,就决定了用户会倾向谁,当然钱的补贴很重要,但技术也很重要。所以这个阶段,稳定性,已经是这些公司的核心能力了,本身就已经成为业务了。

这种对工程师的挑战非常非常大,因为一个不能出故障的系统是很难做的,但是如果说能接受出故障,给我1-5分钟的恢复时间,这两个系统的设计会有很大差别,因为出故障以后我可以想各种办法,但那个不能,我也很难回答。

所以我们做其他系统就会越来越明白,有些系统其实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。当时还有个段子,因为淘宝做的比较好,12306总出问题,大家都说淘宝双十一都没事,把他交给淘宝不就行了吗?但你如果仔细了解一下,会发现这些系统其实不一样的。

极客时间:什么不一样,可以展开讲讲吗?

毕玄:12306这种是涉及民生类型的,像饿了么也可以认为涉及民生,包括共享单车都是,银行、金融这种就更不用说了。

到民生这种,挑战是挺复杂的,12306交给淘宝也不好解决,因为它和淘宝最大的区别是库存。淘宝的库存是静态的,买一个商品有多少库存,减1就好了,比方说我能卖1000件,那我减就行,虽然是高并发但也没什么,排队就好了。但你看12306最复杂的就是库存。

因为买一张火车票,从A站到B站中间有很多种可能性,是一个动态算库存的过程,但库存这个东西压力是最大的,还要动态算,淘宝都没想过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,因为淘宝在库存上也很痛苦,但那也只是单品。

极客时间:所以和大家想的不一样,民生相关的系统,像12306、银行,看着业务很简单,但背后是不能出问题。

毕玄:对,包括以前我们觉得金融行业落后,像银行,你看看你们,做个变更简直了怎么这么难?后来我们懂了,如果我们是你们,估计也会变得那么严格,因为影响面是不一样的,银行只要哪一天钱取不出来,可能会立刻引发社会动荡,你说你是技术故障,别人可能都不信。

淘宝说实话并没有影响民生,而且商业竞争还不到出了问题用户就去另一个的程度。像外卖、打车太明显了,某天你份额异常飙升,基本是因为你的竞争对手挂了,根本就不是你业务做得多好。

现在,软件的核心系统对工程师的要求在直线上升,说实话新一代的互联网工程师是比我们更难的,因为我们有时间去成长,他们其实没有,上来就是必须做到这样。我们是出了无数次故障,然后慢慢学会的,知道每个地方是什么原因,但他们就真的太难了,因为没有机会。

 


 

极客时间:你说新一代互联网工程师更难,为什么会产生这个差别?和以前相比,你觉得现在这一代工程师面对的新问题是什么?

毕玄:现在软件的要求跟以前的软件有很多差别,以前AWS取了一个名字,我们觉得很土,但后来觉得这名字也还不错,AWS给现在的软件取了一个新的定义,叫Modern Application。

如果大家去看以前的软件,一是相对来讲功能比较单一化,不会太复杂,现在大家要做的软件上来复杂度就比较高,软件要链接的东西更多。以前是我只实现一个功能,现在你看到的可能只是一个功能,但背后其实是N多功能叠加起来的,都是一个很复杂的公式,所以软件复杂度就很高。比如说外卖,背后涉及的链条非常长,软件写起来就很复杂的,不像以前我们很简单,这就是时代发展。

第二,以前的软件都是有成长期的,因为成长期很长,它对稳定性、可用性的要求不会那么高,以前大家不能用,也能接受,不能用就不能用,我可以换人工。但现在不一样了。

现在软件的成长周期太短了,在中国你从0做到1000万用户,以前要很多年,现在可能是几个月的事,这就完蛋了,淘宝当时能花一年来搞架构演进,现在的公司哪有这个时间,没等搞完他就倒闭了;而且这种倒闭就太冤了,我本来发展得很好,因为我发展得太好,用户量太大,系统撑不住,所以挂了,这简直了,发展不好挂了也就算了。

但现在技术侧就会面临这个问题,你的成长时间非常短,商业竞争非常激烈。当年不是这样的,淘宝起来的时候有竞对吗?自从把eBay踢出去,至少在那几年是没有竞争对手的,所以,稳定性等等都不重要,把业务、功能各种都做好就行了。

极客时间:所以还是回归到了业务、商业层面,当时如果淘宝有竞争对手,对业务和技术的态度会不一样?

毕玄:我觉得很多都会不一样。但是现在中国不是这样了,现在你做了A,只要能起来一点点,你可能会发现中国瞬间诞生了100家做A的公司,那你要求的技术门槛就直接拔高了。

说白了就是利润空间的问题,一个行业只要开始赚钱,在中国绝对会卷到死。在海外这点会好很多,因为海外看你已经赚了那么多钱,那我还是不要做这个行业了,他会觉得我的机会很少。但中国不会这么看,中国会觉得,哇!他那么赚钱,我也可以做。

极客时间:不同时代的软件,以前就看业务,现在还要求技术门槛。

毕玄:以前技术真的不是核心,对业务来讲,说实话一点都不重要。

淘宝最早根本不认为技术有什么重要的,反正能用钱解决的,我全部用钱解决,技术最好不要干,最好全部是写业务代码做需求的。不要说我有一个团队是不做业务的,全部在研究什么基础技术,那完蛋了,因为这就是养人,而且这种人通常又比较贵,养一帮这种人都是成本。但现在不行。

现在很多公司上来如果技术没有达到一定的分数线,可能业务都没机会做,就已经挂了。因为中国用户被训练出来了,对体验的要求非常高,中国用户点一下恨不得立刻下一页,如果还多要转几下,他就放弃了,太卷了,但海外不会。这些背后全是巨大的投入,不管是人员、还是IT成本。

这就是现代,后来我们很认可AWS讲要跟原来区分开,当然它也是告诉你,为什么现在很多公司,尤其是初创还没有那么稳定的公司,应该用云,其实就是分数线。因为你用,至少一开始就一定达到了分数线,然后你可以更专注在业务上。但以前不存在这个问题。

极客时间:系统的技术要求变高,之前和现代的界限,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?

毕玄:中国我觉得就是移动起来。在PC时代,你看竞争其实不是很激烈,那个时候互联网还没爆发,没让大家觉得做这行有多赚钱。当然还有更赚钱的,当然也不能做。然后,大家突然间发现做互联网是最赚钱的,中国肯定卷死,这是中国最痛苦的地方。

极客时间:移动互联网起来的时候,大家都觉得怎么着做个5年10年的,但没有想到这么快,客户端没几年就发展到饱和了。

毕玄:因为PC就很多年。

极客时间:为什么移动时代会发展得这么快?

毕玄:我觉得跟中国手机发展的比较好有关系,然后网络条件比较好,国外其实是因为网络太差,你想在印度点一下那么慢,那还是不要用了,手机也差。但中国这些基础设施太好了,基础设施真的是关键,基础设施越好,上面就越会爆发无数的可能。

图片


 

极客时间:关于HSF前面聊了这么多,主要是超大系统对程序员开发能力上的要求,在具体的技术选型上,之前你也在很多文章中反思用OSGi是非常错误的决定。

毕玄:对是的。

极客时间:现在你再去做HSF的技术选型会有不同吗?

毕玄:不会,我觉得还是错的。这是我后来总结的,技术的人最大的问题是太情怀化

我以前选择OSGi最大的出发点是什么?就是情怀。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我出名是因为OSGi,很多人在我来了淘宝以后都问我:淘宝用OSGi吗?我说没用,这个对我这种技术人还是有点伤害。因为支付宝也用OSGi,我跟阿玺他们都很熟,他们用,我不用,他们又经常找我问问题,后来我就觉得那不行,淘宝也得用。这就是情怀,纯粹是情怀。

很多技术人做一个决定,其实他的出发点就是不对的,他的出发点就是情怀。

极客时间:但大家可能会举Linux的例子,很多做了最伟大技术的人,可能就是出于情怀。

毕玄:但我觉得在公司的层面,肯定是不能那么干的。所有的公司都是一家商业公司,那商业公司里做的所有事情,确实应该要对这家公司意味着什么。

所以关键是反思选择把原来的东西改造成基于OSGi的,对当时这家公司来讲,对客户、用户来讲,意味着什么?到底有没有帮助?是不是一个很好的长期发展选择?如果他的问题,你其实没有任何解决作用,那还不如以前,因为新方案一定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。

很多技术人,做决定最大的问题就是情怀太美了。比如说很多架构师Leader他为什么做这件事,可能就是技术上觉得这个东西看着不爽,想把它改的更完美一点。技术人确实有这样的癖好,因为技术这玩意确实可以很完美化,我觉得这个架构看起来不好看,这个代码看起来可以写的更好。

极客时间:但是从商业上看,把代码、架构改得更好看这些都是成本。

毕玄:对,商业是一个妥协的问题,事实上,一个平台要做好,架构师最大的挑战就是做平衡。所以在阿里我们面试很多P8升P9的架构师,问的核心话题都是你在这一轮架构设计里面做过什么选择和平衡,这才是最难的,而不是你做了什么很好看的玩意,一个看起来很完美的架构,最后有可能对公司是极大的伤害。

极客时间:这是业务上的考虑,是不是也有团队上的?因为后来听说你要做别的业务,但HSF这个项目用的技术栈又是OSGi,所以想托给其他人负责维护非常难?

毕玄:是的,这个肯定有影响。因为你对整个团队的要求变高了,这很痛苦的,未来团队的招人等等都是大问题,包括团队的人出去以后,他们其实也会各种担心。

后来我跟很多人聊,包括有技术情怀的,他觉得有个语言特别好,用这个可以写一个更好的、性能更高的东西,对这家公司会有很大帮助。这个出发点看起来没错,因为出发点是对工作业务有帮助。

但这里没有考虑到一个问题,如果你离开了那个团队,这玩意谁能搞定?如果没有你在,就没人能接,那就是你给公司挖了一个坑,然后公司还不能把你怎么样,这不就是坑公司?

所以很多时候讨论语言选择是一个最无聊的话题,因为语言的选择,事实上不是单一爱好的问题,是我站在公司整个层面上,包括人才储备上,做的综合判断,不是说我觉得这门语言多牛,这不重要,每门语言都有自己很适合的地方,否则它为什么活着呢?

极客时间:你这么重视对公司、团队方面的考虑和权衡,在技术人里不是太常见,你是怎么意识到这一点的?是你在后面的项目经历里慢慢体会的?

毕玄:这一点其实是我后面一个老板对我的影响,七公,就现在淘特的负责人。

那一年我被提名P8P9的晋升,写完PPT他帮我看了一下,然后他说你这个PPT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讲清楚你做这个事情的意义是什么,就是技术的出发点。

他说我技术层面当然没有问题,都讲的很好,但越高级别的人,越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你为什么要干这件事情,而不是你怎么干这件事情,以及怎么解决里面各种各样的技术难题,这些是偏执行层面的,当然也需要,因为一家公司肯定有很多技术上非常难的事情需要人解决,但是更需要的是,有人去思考这家公司到底要做什么?为什么要做这件事?这是最大挑战。

他那次跟我聊了之后,我一定程度上开窍了,后来我所有的技术规划都是以这为出发点。很多技术的人可能很难接受这个,但这就是你走向成熟化的必然。因为我们也能看到有些技术很神的,可能有纯粹的技术立项,这种确实很好,但关键是在中国的生存环境比较困难。

图片

 

水友讨论区

到这里今天的讨论就暂时结束了。理解了毕玄做选择的出发点,我们再回看之前他的所有转岗决定,背后的理由是清晰且一致的。

在一个要求非常高的系统,你的敌人叫做墨菲定律,开发者需要具备更高的代码掌握程度,而且现代系统,因为业务复杂度和商业竞争度在不断提升,对开发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

但对技术人来说,最致命的障碍常常并不因为外界,而是因为自己,在技术选型上,想清楚你的出发点是最重要的,一名成熟的技术人需要从对公司、对客户/用户,以及对团队的各角度,想清楚自己做事的意义是什么。这是毕玄做事且能成事的底层逻辑。

不知道你对今天讨论的哪个部分感兴趣,我还是列了几个讨论的话题:

  • AWS说的Modern Application,作为身处其中的开发者,你有哪些感受呢?回顾自己做过的系统,要求是什么样的?你觉得挑战是什么?
  • 毕玄做事,他认为重要的是想清楚对公司/客户/用户来讲到底有没有帮助,是不是一个很好的长期发展选择。你做事的出发点是什么呢?关于技术人的情怀问题,你见过哪些坑?你有给团队/公司挖过坑吗?

欢迎留言交流,聊聊自己当年(或者现在)炫技的那些事。

下一讲我们聊一聊到底该如何思考技术演进方向,下一讲见。

拓展阅读

之前毕玄有自曝过自己因为技术情怀犯过一些错误:- 技术人员的情结- 我在系统设计上犯过的14个错